散文
聽少朋歌,念故園心
-----記星光大道優(yōu)秀歌手計少鵬演唱作詞歌曲《多陪爸媽說說話》《媽媽是一首歌》《老家》等之時
杜曉言
杜曉言
星光大道的聚光燈下,總有一些身影能穿透熒屏,住進尋常人的心里。計少朋便是這樣的人——那個從東北黑土地里走出來的歌者,帶著一身泥土的芬芳,用男高音的清亮,把歲月的故事唱進了億萬聽眾的耳畔。

初聽他的歌聲,是在《咱們屯子的人》里。沒有華麗的修飾,沒有刻意的炫技,只那一句“我的老家哎就住在這個屯”,便像一陣清風掠過麥浪,把東北鄉(xiāng)村的煙火氣全送了過來。后來再聽《西部放歌》,又覺他的嗓音里藏著山河的壯闊,高音處如雄鷹展翅,掠過草原與戈壁,讓人忍不住跟著心潮澎湃。評委說他是“東北高音歌王”,可在我心里,他更像鄰家大哥,把日子里的喜與暖,都揉進了歌聲里。
我與少朋的緣分,始于歌詞。作為業(yè)余詞作者,我總盼著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生命,能被懂它的人唱出來。當《老家》里“青磚黛瓦繞炊煙”的句子,從他口中緩緩流淌;當《媽媽是一首歌》里“皺紋里藏著多少牽掛”的溫柔,被他唱得眼泛淚光,我忽然懂了——好的歌聲,是能替文字說話的。他的唱腔里沒有雜音,只有原生態(tài)的舒展與委婉,仿佛是黑土地賦予他的禮物,歷經(jīng)歲月打磨,愈發(fā)醇厚。
我常想,這條路他走了多久?從農村的田埂到星光大道的舞臺,該有多少個夜晚,他對著月光練聲;該有多少回挫折,讓他差點放下話筒。可他偏不,像一株在寒風里倔強生長的玉米,憑著一股子韌勁兒,把夢想唱成了現(xiàn)實。如今我手機里還存著他的問候,那些關于生活的煩惱、工作的壓力,經(jīng)他幾句開導,竟都化作了釋然。他哪里是歌手,分明是能暖人心的兄長。
此刻再聽《牽掛老家》,窗外的風似乎都溫柔了幾分。少朋的歌聲里,有他的追夢路,也有我們每個人的故園情。原來最好的歌,從不是唱得多高,而是能唱到人心最軟的地方,讓人想起遠方的家,想起那些為夢想堅持的時光。
為您推薦










(2).jpg)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