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——魯興勇散文選登(93)

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,位于佛山市南海區(qū),海拔并不算高,由于其獨自矗立在珠江三角洲平原腹地,挺拔秀麗如同一朵盛開的蓮花,呈現(xiàn)出一派清秀出塵的仙風氣象。西樵山森林覆蓋率高,生態(tài)功能作用好,花木品種多、層次明朗、色彩艷麗、野果豐富,是一個色、香、味俱佳的休閑觀光地。我與同事也是多次登臨游覽,確實讓人有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”感受。
從西樵山上極目遠眺,只見一馬平川間高樓林立、珠江水系的北江航道穿城而過,城中街道縱橫交錯、車水馬龍往來其中,好一派繁華景象盡收眼底,西樵雖說是一個鎮(zhèn),但給我的印象似乎比老家的縣城還要大些。西樵山旅游文化厚重,民俗風情古樸自然。每年的農(nóng)歷九月十九“觀音誕”文化節(jié),是西樵山大觀音文化的盛會,通過梵音音樂會、萬人齋宴、祈福法會、佛教文化展覽等活動,讓游客得到心靈的凈化與和善的信仰。
西樵文園中有三湖書院、奎光樓、云泉仙館等一批明清建筑。亦是“南拳文化”的發(fā)源地,武林宗師黃飛鴻一百多年前就出生在這里,以他為題材拍攝的電影、電視家喻戶曉。山上天然形成的白云洞是儒、佛、道三教福地,自明清以來,文人雅士留下了許多贊美詩句,如趙樸初有“古風爆竹喧人日,世內(nèi)桃源現(xiàn)代家”之佳句,黃施民有“西樵若問比東樵,秀倚南天此最嬌”的詠嘆,更有學者盛贊“不上西樵山,不算到嶺南”的說法。我所在的項目部就坐落在西樵山腳下,我是二進西樵了,所以我對她有著更深的情感,閑暇時我總喜歡獨自站在樓頂,慢慢地欣賞著四周的景色。我喜歡南國氣候,這里沒有冬天的寒冷,一年四季總能聞到花香。但是這里的雷雨季長,看似隨意間飄來的云層,很可能就會是一場風雨雷電的前兆,讓你躲避不及。
有一天,就是在一陣突如其來的雷雨中,讓我在街上結識了兩位當環(huán)衛(wèi)工的老鄉(xiāng)。在暴雨中我模糊地看見兩個穿著黃色發(fā)光衣的人,為了把大街打掃得更干凈,而是借助雨勢更加用力地掃著。雨停后我與他們正好順道,親眼見到了他們租住的最簡陋的房
子,吃著最簡單的飯菜,卻還樂觀自豪地對我說:“我們夫妻倆從老家來這干環(huán)衛(wèi)五年多了,也算是西樵人了,每天能為屬于自己的城鎮(zhèn)打掃衛(wèi)生、清洗街道是件快樂的事。”聽了這話我暗自汗顏,我們的辦公室和居住條件可以說是他們無法奢望的,但我卻還有不滿足的感覺。從某個角度上講,我與他們也算是同行了,只是專業(yè)不同。我們是修橋鋪路,他們是清掃道路,都是在為社會服務,為生活謀生。每當與家人漫步在寬暢、平坦、整潔的大街上時,或者是牽著心愛之人的手走在綠蔭樹下細語呢喃時,除了在享受我們鐵建人自己的勞動成果外,其中還有環(huán)衛(wèi)工們的樸實勤勞。
有空我總愛站在陽臺,喜歡注視著樓下忙碌的筑路人和環(huán)衛(wèi)工,我覺得他們在烈日下或雨中的勞動身姿才是西樵山下最美的風景。
(2011-11-07 發(fā)中國鐵路工程建設網(wǎng),后轉(zhuǎn)發(fā)中直黨建網(wǎng))
為您推薦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