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漫記
烏魯木齊訊(通訊員 王海娟)大自然是支渾然天成的神筆,蘸著四季的墨,暈染出無窮的神奇與奧秘。它畫春的萌動、夏的熾烈、秋的豐盈、冬的靜謐,將物候的更迭與人間的煙火,都細細描摹進歲月的長卷。
倏忽間,又行至深秋,曾綴滿枝頭的綠意悄然褪去,換上金黃與緋紅的盛裝,而后隨風翩躚飄落,枝頭未謝的殘葉輕晃,似在低吟季節(jié)的絮語。春播下的期盼,此刻已釀成田間地頭的豐收——沉甸甸的果實壓彎枝頭,農民伯伯的笑聲裹著果實的清香,在曠野里漫溢。望著這滿眼的變遷,我們總會忍不住慨嘆:時光竟走得這樣快。
描摹秋景,“看”字總覺淺了,“賞”才貼切。賞秋色,要賞那黃葉的明艷、紅葉的壯烈;賞秋意,要賞那豐收的歡騰、天地的遼闊......漫步街頭,總忍不住掏出手機定格眼前的秋。厚密的落葉鋪成彩色的地毯,踩上去“咯吱咯吱”響,這是深秋最動聽的絮語,也是深秋最樸質的樂章。捧起一把落葉揚向空中,看葉片打著旋兒落下,自己也成了這秋日畫卷中最靈動的一筆。
深秋的清晨,寒霜已為草坪覆上薄紗。往日舒展的小草靜靜伏下身子,在微涼的風里,默默等候冬日的序章。
歲歲年年,四季輪回?;秀遍g仍清晰記得,五年前也是這樣的深秋,我們同去賞胡楊林,彼時金葉似火,與漫天絢爛的晚霞交相輝映,將我們的身影深深烙進時光里,這份記憶,至今仍在心頭溫熱。然而秋來秋去,本是自然的定律,就像花再艷,終有凋零時;果再香,難逃落土日,我們再不舍的過往,也要學著輕放回憶,去迎著新的季節(jié),去遇見下一場花開花落。
秋天的時光短暫而珍貴,它以凋零詮釋生命的哲理,也以凋零孕育新生的希望。落葉歸于塵土,化作春泥滋養(yǎng)根系;作物顆粒歸倉,為冬日儲備能量,每一寸枯萎里都埋著來年新生的伏筆。人生亦然,那些低谷時的沉淀、挫折后的休整,何嘗不是另一種“孕育”?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,都是向成長的靠近;每一次失意后的復盤,都是為成功埋下的鋪墊,相信在經歷過秋的豐盈與靜美之后,我們終將迎來春的蓬勃,與生命新一輪的綻放。
為您推薦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