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的秋日,難得這般明凈。涼爽的風輕輕拂過,帶著桂花最后的余香,陽光透過還有些潮潤的空氣,在窗臺上投下斑駁的光影。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,忽然,幾幅零星的照片,夾雜在紛繁的信息流里,悄然抓住了我的目光——烏魯木齊,下雪了!
那不是想象中的萬里雪飄,地上的雪薄得蓋不住柏油路的顏色。那些夏日里曾潑灑下大片陰涼的白楊與榆樹,它們的葉子還未及全然枯黃凋落。此刻,每一片尚存的綠葉,每一根舒展的枝椏,都小心翼翼地托住了一層茸茸的白。綠與白,就這樣猝不及防地交織在一起,綠的還未褪去夏日的記憶,白的已帶來了冬日的吻痕。
這“綠樹白頭”的景象,比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雪更讓我出神。它不那么理所當然,它帶著一種季節(jié)交替時特有的、倉促的溫柔。我仿佛能看見,那些不堪重負的枝葉微微顫動著,偶爾滑落一綹雪屑,在清冷的空氣里閃著一瞬的光,然后消失。
記憶的喚醒,從不需要一場雪崩,只需枝頭那一點點看似笨拙的、欲說還休的白。
思緒猛地被拉回現(xiàn)實,眼前是成都這恰到好處的暖陽,樓下的桂花樹依舊綠得深沉,沒有一絲冬的消息。記得七年前,我如何在這片終年常綠的盆地,思念著北方四季那斬釘截鐵的分明。那時,鄉(xiāng)愁是渴望一場能改變世界樣貌的大雪。
然而,七年過去,我習慣了這里的溫和與漸進,我的性情,似乎也被這城市的水汽與煙火浸潤得少了一些棱角。
此刻,這故鄉(xiāng)“綠樹白頭”的畫面,與窗外成都一成不變的濃綠,構(gòu)成了一種奇異的互文。我忽然懂了,那撼天動地的暴雪屬于童年和史詩;而這點染枝頭的薄雪,才更像我此刻的人生——總是在兩種狀態(tài)之間,在記憶的綠與現(xiàn)實的白之間,尋找著自己的平衡。我不再純粹是那一心向往遼闊的北國子弟,也未曾全然變成安于這方濕潤的蜀中客。
窗外的暖風依舊。那場小小的雪,并未改變故鄉(xiāng)的什么,卻為我定義了一天的情緒。一個在十月便急著為綠樹披白,一個在深秋仍從容地守護著青翠——這兩片土地,不再以它們的對比來撕裂我,而是以它們?nèi)康奶刭|(zhì),豐富著我生命的層次。
那不是想象中的萬里雪飄,地上的雪薄得蓋不住柏油路的顏色。那些夏日里曾潑灑下大片陰涼的白楊與榆樹,它們的葉子還未及全然枯黃凋落。此刻,每一片尚存的綠葉,每一根舒展的枝椏,都小心翼翼地托住了一層茸茸的白。綠與白,就這樣猝不及防地交織在一起,綠的還未褪去夏日的記憶,白的已帶來了冬日的吻痕。
這“綠樹白頭”的景象,比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雪更讓我出神。它不那么理所當然,它帶著一種季節(jié)交替時特有的、倉促的溫柔。我仿佛能看見,那些不堪重負的枝葉微微顫動著,偶爾滑落一綹雪屑,在清冷的空氣里閃著一瞬的光,然后消失。
記憶的喚醒,從不需要一場雪崩,只需枝頭那一點點看似笨拙的、欲說還休的白。
思緒猛地被拉回現(xiàn)實,眼前是成都這恰到好處的暖陽,樓下的桂花樹依舊綠得深沉,沒有一絲冬的消息。記得七年前,我如何在這片終年常綠的盆地,思念著北方四季那斬釘截鐵的分明。那時,鄉(xiāng)愁是渴望一場能改變世界樣貌的大雪。
然而,七年過去,我習慣了這里的溫和與漸進,我的性情,似乎也被這城市的水汽與煙火浸潤得少了一些棱角。
此刻,這故鄉(xiāng)“綠樹白頭”的畫面,與窗外成都一成不變的濃綠,構(gòu)成了一種奇異的互文。我忽然懂了,那撼天動地的暴雪屬于童年和史詩;而這點染枝頭的薄雪,才更像我此刻的人生——總是在兩種狀態(tài)之間,在記憶的綠與現(xiàn)實的白之間,尋找著自己的平衡。我不再純粹是那一心向往遼闊的北國子弟,也未曾全然變成安于這方濕潤的蜀中客。
窗外的暖風依舊。那場小小的雪,并未改變故鄉(xiāng)的什么,卻為我定義了一天的情緒。一個在十月便急著為綠樹披白,一個在深秋仍從容地守護著青翠——這兩片土地,不再以它們的對比來撕裂我,而是以它們?nèi)康奶刭|(zhì),豐富著我生命的層次。
為您推薦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