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杭甬復線一期濱海互通樞紐是亞洲最大的海上互通立交,主線2.4公里、4座拼寬橋1.32公里、8座匝道橋5.9577公里。設計樁基1033根,平均長度約90米,直徑2米。如果把杭甬復線比作是一部電視劇的話,那么該橋則是“全劇”的“壓軸戲”,對樹立十五局的形象、企業(yè)屬地發(fā)展將發(fā)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該項目部不敢有絲毫懈怠,集中人力、機械設備、物資等資源,全力以赴打好濱海互通一戰(zhàn)。今年初在濱海高架施工處于后期階段、一部分力量加快連續(xù)梁掛籃施工的同時,將重心放在互通立交上。20多支棧橋、鋼護筒、鉆孔、泥漿、承臺、墩柱、鋼筋籠等施工隊伍和數(shù)十臺履帶吊、汽車吊、重型運輸車、混凝土泵等大中型機械設備和車輛匯集到互通施工現(xiàn)場,實行“大兵團作戰(zhàn)法”,對濱海互通形成合圍之勢。陸續(xù)開工建設的8條匝道鋼棧橋,是樁基作業(yè),乃至是橋墩施工的前奏曲,一周建一座作業(yè)平臺的驚人速度,為樁基施工按計劃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為提高工作效率,各施工隊加強機械車輛維修保養(yǎng),使履帶吊、罐車、振動錘等設備的完好率、使用率高達95%,各類專業(yè)技能人員上崗率均在96以上。
為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,全力服務于施工生產,該項目在各施工隊、各工序開展幾波戰(zhàn)嚴寒、斗狂風、頂烈日冒酷暑等有聲有色的30天、百日勞動競賽活動,全員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工作熱情完全調動起來,樁基施工工藝流程不斷改進,進度不斷加快,受二次臺風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仍保持了樁基施工產量穩(wěn)步增長良好勢頭,一天可完成4—5根樁基,至少也能完成1根。
濱?;ネ痘捻樌七M,為后續(xù)底板、承臺、墩柱施工創(chuàng)造了有利條件。
中鐵十五局集團杭甬項目部呂奎元 郭 超
為您推薦



















